第88窯測試結果:
進窯照(待燒時):
第88窯測試結果:
進窯照(待燒時):
農曆春節過後的花藝課恢復上課,除了筱鳳外,又多一位新同學:阿J。
今天的花材很粉嫩,有春天的感覺,除了大理花很艷,仍然保留了過年的喜氣
老師還選用了非常在地的油菜花和華八仙,很有意思!
花材清單放在最下面:
隔壁51門的動畫短片藝術家來拍攝微聚與村貓的故事,
找我配合,我也從窗口拍下她們的身影,感覺好像出現在功夫片中喔~哈哈!
這幾張是Raito從小陽台拍的,也頗有趣:
她們要我表演呼喚噴噴來吃貓餅乾的動作,我大笑,這是我的日常戲碼啊!
不過最近發現,我的窗口除了貓咪會來喵喵討食之外,斑鳩也會來覓食,
看來我這裡供養的生物愈來愈多元化了哦,生態也更豐富了吧,阿哈!
下面這兩張是前幾日進村時,看見趴在地上不動的斑鳩,以為牠怎麼了?
結果有年輕學生走近,牠一下子驚飛而起,
看來牠也想偷懶一下而不得啊~
周五元宵節,不過沒放假,
下午一點和阿J約了,一起在尖蚪吃中飯,然後看展覽開幕。
因為她吃海鮮素,所以不能吃肉類,點了貓飯和椒麻豆腐加生菜,和咖啡。
三月小嬉要去生孩子,尖蚪會休息一陣子,只有秋紅撐起寶藏巖的吃食了~~
尖蚪的飯菜,看起來美美的:
照片右上角是我做的兩顆小香皂,可不是糖果喔~~~嘻!
2/19(周五)北上。
因周六補班,所以選這一天北返大概車潮較少些。
先到北門尋找草原灰伯勞。南下後去布袋時,小弟曾開車先過去搜尋,但沒找到。
這次據說有了定位。果然有幫助,他照到了。大中午的,我和老媽懶得下車,在車上等,看他的照片就好! :-D
然後轉往布袋加油填肚子,再到鰲鼓,
果然在第八亭處看見黑頸鸊鷉,眼睛是紅的,繁殖羽也出來了,在夕陽下超漂亮的 (見下圖,小弟拍的):
滿足後,終於可以回家了。我們走61,直到通宵交流道上國二,回到台北已經很晚了,大家都累歪了阿阿~~
兩個星期的假期,每天跟著家人東奔西跑,什麼也沒做,回來後要趕功課了啊!
條列一下這次春節的行程:
周四(2/4),南下,鰲鼓-布袋
周五,周六,休息
周日(2/7),衛武營看葡萄胸椋鳥、鸚鵡
周一(2/8),二集團集頂山喝咖啡,在櫻花公園看白耳畫眉、冠羽畫眉、藪鳥、小叮噹、青背山雀...
周二(2/9),布袋濕地公園
周三(2/10),小年夜,準備食物。
周四(2/11),除夕
周五(2/12),大年初一,茄萣看羅文鴨、白眉鴨
周六(2/13),初二,衛武營看白腰鵲鴝、小彎嘴。
周日(2/14),初三,休息。
周一(2/15),初四,觀音山市集
周二(2/16),初五,觀音山步道
周三(2/17),初六,茄萣看巴鴨
周四(2/18),初七,二集團阿桂果園看櫻花、熊鷹
周五(2/19),初八,北上,經北門和鰲鼓.
2/17(初六,星期三),恢復上班日,我們去了茄萣看巴鴨。
原本說要上二集團,但弟妹要先去廟裡拜拜,我們則前一天剛爬完觀音山,若要一早出門太難了,
於是決定周四才去。
2/18(初七,星期四),分兩輛車上山。車流雖少些,人還是蠻多的。
從寶山國小進去後,一路直下,路的兩旁櫻花開得茂盛,令人驚艷!
山勢雄偉,看了真是舒暢!
預定是要去喝茶看熊鷹和林鵬的,
我們一到熊鷹就出來盤旋打過招呼,然後不見了,林鵬沒有出現
大夥兒說說笑笑,非常開心!
路旁的櫻花,吸引老妹下車獵影:
在阿桂果園停車:
山勢雄偉:
峽谷:
李花:
蘭花:
山坡上種的是水蜜桃,開滿粉紅色的桃花:
大姪兒找奶奶合照:
回程時,看見山上的落日,和海邊又格外不同,一樣很美,我們特地在路邊停下來十分鐘欣賞:
晚餐是在美濃吃的,客家粄條不錯吃!結束豐盛的一天。
大年初二是傳統回娘家的日子,車潮必定湧現,
我們決定去不塞車的地方,就是衛武營,看到白腰鵲鴝,唱歌好好聽,
小弟說那是外來種。然後看到四隻小彎嘴,也很漂亮。
初三大家都累了,懶得出門,在家待一天。
2/15初四,因為還未收假,怕高速公路塞車,只就近去了觀音山,第一天逛市集,
第二天挑戰步道。其實是被小弟騙了,:-D
他說,就從環保公園涼亭處爬上階梯那一段很陡,之後都是平路,下山也很和緩,
誰知上去後又有一段不好走的爬坡,然後又有一段,然後又有一段!
下山時走的階梯也超長,
不過有走到三角點,南台灣第一顆小百岳入袋 :-) 高度177公尺!哈哈!
第一天拍了一些山勢地形:
下面是第二天的:
大年初一下午趁著人潮還未湧現,我們一行四人去茄萣找特別的鴨,
海邊風冷,看到白眉鴨和羅文鴨,但最稀奇的巴鴨未出現,
後來初六等大家都收假開工了,我們3人再跑一趟,老妹在家休息
這次很幸運看到巴鴨。
回程時繞了永安濕地,也看了落日。
因為距離遠,我沒照這些特別的鴨,只用手機拍了大景,算是做個紀錄。
第一次還有一群黑琵出來覓食~
第二次,許多人聞風而來拍巴鴨:
永安的落日:
以前人說小年夜,是指黃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為祭灶節,就是祭祀灶君的節日。
這天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王爺上天,希望灶君「上天言好事」,來年獲福避凶。
而中國大部份地區也把這天稱作小年,是辭舊迎新的時期。
小年期間漢族主要的民俗活動有祭灶,掃塵,貼春聯等。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台灣人開始把除夕年三十的前一天稱為小年夜,
可能家家戶戶廚房都用瓦斯爐或電爐了,也不需要灶君了?
這天我們都沒出門,晚上老妹準備第二天要帶過去大弟家的素菜肴,
除夕當天下午先過去喝了咖啡,然後晚上一起圍坐一桌
大姪兒的女朋友因第二天要值班,無法回家,也來一起吃。
有人送了妹妹一罐阿一鮑魚,因為她吃素,並未上桌。
後來小姪兒想吃,才另外熱了湯給大家分嘗。
今年意外得到大姪兒給的一個紅包,一向寡言的他畢業後真的變懂事了,
去年給了老媽一個大紅包,我們已經很驚喜了,
今年加碼,連姑姑、叔叔都有,一人一個,而且信封袋上還特意寫著「大姑姑新年快樂」,筆跡很青少年,真是可愛!
初一晚上, 從茄萣回來,大弟一家過來吃飯,
小姪兒繼續耍寶到11:30pm 才"被迫停止" (他本人自稱 ),被爸爸媽媽帶回家去~~
2021-2-9 布袋濕地公園:
2/4南下時,從鰲鼓出來途經布袋暫歇時,經過61聯絡道,看見路旁鹽田裡小鸊鷉成群,但沒看到黑頸,
因為天色已暗,也看不清楚了。
趁著過年前車潮還沒出現,小弟載我們再去布袋找黑頸鸊鷉,還是沒看到,不過有鷗出現,
在市場附近買了布袋雙胞胎和肉包,往濕地公園去,因為聽彩綢說過,今年布袋濕地公園內鳥況甚佳,
果然不錯,好多鴨和鷗,
後來甚至一隻黑琵在天空施施然飛過。
接下來幾天據說天氣轉差,就不出門了,準備過年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