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初三。
2025-1-28周二是除夕,進村餵貓。荳子已經在旁邊等。
1-29周三是大年初一,決定休假在家一天。
1/30周四是初二,再進村餵貓,噴噴和小鮮肉出現。
除夕有提早回家,吃過飯便和南部的弟妹視訊。
今年小弟學會用AI製作電子賀卡,做得還不錯,直接請他寄給我使用。
另外我也用游氏宗祠牆內開的梅花簡單做了一張,放在最上面。
今天是初三。
2025-1-28周二是除夕,進村餵貓。荳子已經在旁邊等。
1-29周三是大年初一,決定休假在家一天。
1/30周四是初二,再進村餵貓,噴噴和小鮮肉出現。
除夕有提早回家,吃過飯便和南部的弟妹視訊。
今年小弟學會用AI製作電子賀卡,做得還不錯,直接請他寄給我使用。
另外我也用游氏宗祠牆內開的梅花簡單做了一張,放在最上面。
上周過得很緊湊。因為姪兒的女友懷孕了,他們登記結婚,
然後打電話說要帶老婆來跟奶奶介紹,
大弟夫婦和妹妹提早在周四下午到。
陸續整理客廳到周三,周四早上把所有礙眼的紙箱都變不見後,客廳變得寬闊清爽,
老媽建議桌子直放,於是飯廳也變得開闊了。
新訂的桌布下午送到,警衛還來不及登記我就取走了,
餐桌換了新桌巾,整個氣氛煥然一新,
我出門後,弟妹們就到了,他們以為換新桌子了。
當天晚上他們吃自己帶的乾糧。
我特地提早一點去一之軒買了綠豆、抹茶和紫芋冰糕給他們第二天下午茶時吃。
周五Gabi來,和她在秋紅吃午餐,聊了一下午,
也參觀了目前的展覽和當天有開的微聚藝術家工作室。
周六姪兒夫婦搭高鐵上來,晚上老媽特地做了半葷半素的餐,
有軟絲和蝦,還有香菇,是特別為姪兒做的,
他們吃得很高興。
晚上姪兒夫婦去住飯店,約好第二天一起去祥和素食慶城店吃中餐。
祥和是米其林店,我們總共十人,
菜色挺好,服務人員也很老練,歡歡喜喜吃完回家,姪兒們紛紛各自自由活動,
幾個老人家又開始下午茶,
晚上小弟出外買了三樣素菜,就著中午打包回來的四神湯和前一天的四碗拌飯,
一樣吃得飽飽的,
我開始打哈欠,洗好碗盤後我就不支倒斃了,哈哈,睡到今早才起來。
下面是昨天在餐廳吃飯時的紀錄照。
第一道上來的是冷盤:松露松柏長青
下面這盤是今天中午老媽煮的蘑菇,又大又漂亮!
假蛋糕送給你,真蛋糕我們幫你吃 :-D
周一(8/21)藝術村要修剪樹木,為了安全,台電從早上10點到下午4點停電
我們都無法忍受沒有電的夏(大熱)天,紛紛決定休息一天。
老媽說,這天是大弟生日,他遠在南部,所以要我們送假(Line的虛擬)蛋糕給他,然後跟小弟商量買個真蛋糕,為大弟慶生,蛋糕我們自己吃!哈哈!老媽愈來愈幽默。
我生日那天她有跟小弟說,要買個蛋糕,小弟一口拒絕了:「她不能吃。」回家後我聽到大笑,誰說我不能吃?於是有了上述後續 :-D
禾典的水果蛋糕蠻好吃的,我們三人分享了一半。另一半留著第二天吃,於是周一晚上我先進村啟動電窯,這樣就可以今天再休一天,繼續喝茶吃蛋糕 ~ ~ ~
下面是昨天的蛋糕開箱圖,最後一張小弟拍的 :-)
上上個周一我和梓萱等數名好友去桂山路回來,
老媽已經在浴室因腳滑跌倒而受傷,幸好她平時有運動,頭剛好頂住了浴室門而沒撞傷,
但向後仰與身體回撐的力量還是讓背部和腰部的肌肉顯然有拉傷,右腳大拇指也有凹折到
反而腳上的扭傷很快好了,但背脊和腰部持續疼痛,那幾天睡覺翻身都痛,起床艱難,
更糟的是她居然好幾天沒上大號,肚子鼓脹,我和小弟都很緊張,
問她要不要去醫院檢查,她堅持不肯,
好吧,我們只好上網查查有沒有什麼辦法可幫助處理?
我查了腸阻塞,也查了便祕等飲食和按摩事項,
剛好因做手工皂,手邊有精油和其它基底油可以派上用場,就開始每晚她睡前按摩15~20分鐘,
剛開始幾天我有稍稍拉長時間,偶而到半小時,手法也從輕柔逐漸加一點力道。
每天我和小弟的問話一定不缺「妳放屁了沒有?」以及「有上大號嗎?」「是什麼形狀?」扮演起蒙古大夫 :-)
受傷的當天晚上她沒吃晚餐就去睡了,第二天第三天都疼痛得不得了,無法像往常一樣做運動。
因為沒上大號,肚子鼓脹也很難受,不斷打嗝,真是雪上加霜。
第三天早上她聽到我說,梓萱說我感覺渾身很重,是濕氣重的關係,她覺得自己也是,就去買了薏仁湯當早餐,
吃完連放四串屁,之後又放了兩串,我們才稍稍有點放心。但是沒上大號還是令人擔心啊,
開始按摩之後,效果不錯,不但有放屁了,經過她努力也終於解出一粒一粒像珍珠的黑便,那已是七天後的周一了。
這一周來每天按摩,每天盯進度:「有沒有放屁?有沒有上大號?什麼形狀的?」
終於,我開玩笑地說,從珍珠變金塊,從金塊變金條,慢慢恢復了。
昨天是她受傷的第三個周一,吃多了鳳梨,居然烙賽,
好吧,我和小弟都認為,腸子似乎通了,接下來要保養胃了~~~
2/19(周五)北上。
因周六補班,所以選這一天北返大概車潮較少些。
先到北門尋找草原灰伯勞。南下後去布袋時,小弟曾開車先過去搜尋,但沒找到。
這次據說有了定位。果然有幫助,他照到了。大中午的,我和老媽懶得下車,在車上等,看他的照片就好! :-D
然後轉往布袋加油填肚子,再到鰲鼓,
果然在第八亭處看見黑頸鸊鷉,眼睛是紅的,繁殖羽也出來了,在夕陽下超漂亮的 (見下圖,小弟拍的):
滿足後,終於可以回家了。我們走61,直到通宵交流道上國二,回到台北已經很晚了,大家都累歪了阿阿~~
兩個星期的假期,每天跟著家人東奔西跑,什麼也沒做,回來後要趕功課了啊!
條列一下這次春節的行程:
周四(2/4),南下,鰲鼓-布袋
周五,周六,休息
周日(2/7),衛武營看葡萄胸椋鳥、鸚鵡
周一(2/8),二集團集頂山喝咖啡,在櫻花公園看白耳畫眉、冠羽畫眉、藪鳥、小叮噹、青背山雀...
周二(2/9),布袋濕地公園
周三(2/10),小年夜,準備食物。
周四(2/11),除夕
周五(2/12),大年初一,茄萣看羅文鴨、白眉鴨
周六(2/13),初二,衛武營看白腰鵲鴝、小彎嘴。
周日(2/14),初三,休息。
周一(2/15),初四,觀音山市集
周二(2/16),初五,觀音山步道
周三(2/17),初六,茄萣看巴鴨
周四(2/18),初七,二集團阿桂果園看櫻花、熊鷹
周五(2/19),初八,北上,經北門和鰲鼓.
以前人說小年夜,是指黃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為祭灶節,就是祭祀灶君的節日。
這天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王爺上天,希望灶君「上天言好事」,來年獲福避凶。
而中國大部份地區也把這天稱作小年,是辭舊迎新的時期。
小年期間漢族主要的民俗活動有祭灶,掃塵,貼春聯等。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台灣人開始把除夕年三十的前一天稱為小年夜,
可能家家戶戶廚房都用瓦斯爐或電爐了,也不需要灶君了?
這天我們都沒出門,晚上老妹準備第二天要帶過去大弟家的素菜肴,
除夕當天下午先過去喝了咖啡,然後晚上一起圍坐一桌
大姪兒的女朋友因第二天要值班,無法回家,也來一起吃。
有人送了妹妹一罐阿一鮑魚,因為她吃素,並未上桌。
後來小姪兒想吃,才另外熱了湯給大家分嘗。
今年意外得到大姪兒給的一個紅包,一向寡言的他畢業後真的變懂事了,
去年給了老媽一個大紅包,我們已經很驚喜了,
今年加碼,連姑姑、叔叔都有,一人一個,而且信封袋上還特意寫著「大姑姑新年快樂」,筆跡很青少年,真是可愛!
初一晚上, 從茄萣回來,大弟一家過來吃飯,
小姪兒繼續耍寶到11:30pm 才"被迫停止" (他本人自稱 ),被爸爸媽媽帶回家去~~
今年因為疫情,老媽口裡一直嚷著不要讓弟妹們北上,
感覺國內疫情有緩和的趨勢,
我還是促成了他們北上慶祝母親節和小弟及老媽生日(剛好連三天)
買了個還算精緻的蛋糕,姪兒也特地趕來一起慶祝,熱熱鬧鬧很開心
沒特別拍照,只留下這個蛋糕的紀錄。因為請姪兒騎摩托車去拿,回來時蛋糕上的草莓滾到盒邊了,所以形象有點走歪
但是只要大家吃得快樂,一切都不是問題,哈哈!
大弟推薦集頂山莊園咖啡好喝,
風景也美,登高眺望,群山環繞,
卑南白頭,大關山積雪和玉山群峰都在眼下:
初七去寶山二集團,上山的路上風景就很漂亮:
初七(1/31)上寶山二集團,由於前一天寒流來,氣溫降到很低,
上山路上,小弟發現卑南山白頭了,
後來我們也看到大關山積雪和玉山的積雪,
以下是山頭積雪照,有的遠,有的稍拉近些,
卑南山白頭:
大關山 山頭積雪:
遠處的玉山,朦朦朧朧.....:
從羅木斯步道出來後,我們再往龍頭山遊憩區,走一小段到望夫崖,遠眺小長城和吊橋,
因為已經走了羅木斯步道,不想再爬小長城,吊橋就放棄了,從遠處看看就好:
初六開工第一天,小蝦帶媽去辦事情,中午過後才回來,臨時改去新威森林公園。
這裡原本是苗圃,民國49年正式落成,歷史比我們還悠久
(新威森林公園位於六龜鄉新威村與新寮村交會處,當地海拔高200公尺,全部面積有26.3289公頃,
原來是一塊起伏不平的的陵地,於民國46年時,由林務局向六龜鄉公所承租,經過整理後成為如現在的平整台地,
到民國49年11月正式落成並開始育苗,為台灣最大的育苗苗圃,主要是培育熱帶林苗木為主)
一抵達先去喝咖啡,之後才沿著桃花心木林道散步,黃昏日暉照在林中,很美!
這裡的樹高大,比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更像森林,也許因為時間較久的緣故吧?樹木長得比較高大了~ ~ ~
先給老媽來張寫真:
吃麵包配咖啡:
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一個像大型衛武營的地區,或許是因為樹還小的關係~
茂林谷羅木斯步道:
這次農曆春節小弟多請兩天假,除夕前一天南下,到2月一日才回北部。
因為小蝦眼睛有狀況,這次也沒去濕地看鳥,沿著國三一路直奔。只有在古坑休息站停留。
到的時候還算早,老媽趕緊幫忙做蘿蔔糕。
除夕夜在大弟家吃,大姪兒給了老媽一個大紅包,說是畢業了開始工作賺錢,存了好幾個月。
大孫子的一番心意,老媽很歡喜。
素食年夜飯,我的手機照得不好,用大弟的照片:
老媽幫忙捏丸子:
初一小蝦備的餐
初二去了永安濕地看黑琵,大砲好多隻,線繡眼在我們前面的灌木叢跳來跳去,看得好清楚。
初三小弟帶我們去屏東潮州的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人好多,車好多,像大型的衛武營公園。
初四變天,下雨又冷,大家都懶得出門,就窩在家裡喝了兩巡咖啡。
初五我們去走了茂林羅木斯步道,有瀑布。大弟一個人來加入。
初六小蝦聽說是喝咖啡,走平路的行程,也加入了。因為早上她要帶媽去辦事情,太晚出門,只就近去了新威森林公園。
初七終於去了傳說中的二集團。路上就看到因寒流來而下雪白頭的卑南山、大關山和玉山。
初八北上,在北港買麻油,人多到連停車場都進不去,直接買了就走,
然後繞到元長去找小辮鴴,在信義國小附近找到,
不過太遠拍不到,照了這四隻鷸,也算是有個小小紀錄吧!
郊遊踏青(初三到初七)的照片紀錄就放另開新頁了。
初四在家休息一天,晚上大弟一家來吃韓國麵包。
約好初五(2/9)要去茄萣和永安濕地看黑琵。
年年都去探訪濕地,今年也不例外
茄萣濕地照例黑琵躲在很後面的草地和水邊。
後來離開時,在旁邊的池子看到數隻黑琵覓食,似乎受到驚擾而飛走了。
我們轉往永安,太陽已下山,天色漸暗,
黑琵在遠遠的土堤邊排成一排,可能有個百來隻,雖然後來起飛一批,但還是有不少留下。
光線太暗照不起來,
下面的照片是茄萣濕地的,同樣是大景,聊備一格,代表著我們曾經到訪的紀錄:
晚上回到家,妹妹已把菜的材料準備好,老媽將材料下鍋炒,
強強跟進廚房,於是有了這些祖孫合作炒菜畫面:
初二弟媳回娘家,我們自己休息到下午,才去鳳山水庫看鸕鶿。
老媽說妹妹還沒看過,帶她去。
這次我們走過了橋,來到對岸,正好鸕鶿回來了,就停在面前的樹上,
超清楚的,可惜我的手機仍然發揮不了最佳功能,只能遠遠地照個剪影,聊勝於無。
初三和大弟一家約好,到穎達休閒農場野餐。
野外炊事就由小弟掌廚,煮了一鍋大鍋菜,然後泡茶吃點心,
重點是找鳥、看鳥。
我帶老媽先去繞了一圈,
回來時坐著休息。雖然鳥很小,飛得又快,看不清楚,
倒是看到一群鷹在天空盤旋,妹妹數一數,說有16隻,是我們歷來看到數目最大的一群,
而且是老媽先發現的,真有意思!
鷹群當然是照不到,我只在散步路上照到一隻蝴蝶~
雲林看鳥之後回來高雄,休息了一天,
除夕在大弟家,由弟媳負責,開開心心地吃了一頓熱食。
往年是預購年菜,今年在兩個姪兒想要改變的要求下,弟媳決定接手在家煮,
事先做好一道醉雞,還有鮑魚和烏魚子。
老媽先前做給她們帶回,想要犒賞孫子的東坡肉,她們捨不得吃完,也上桌了。
加上半桌老妹的素菜,看起來也很澎湃~
初一下午,逛衛武營看鳥,結果人比鳥多!
最多的鳥是白頭翁、麻雀和鴿子,以及斑鳩~
無患子樹結果很漂亮~
衛武營表演中心一帶,人滿為患~~~
晚上大家提議自己包水餃,於是機器和麵,自己擀皮自己包。
強強愛玩,包了兩個手提包,我們請他自己吃。
初五妹妹有事出門,我們再去逛衛武營公園
新建的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外觀看起來還不錯,
小弟笑說,像一隻大螃蟹
初六我們北上,先繞到永安濕地,風很大,沒看到黑琵,但還是有很多其它水鳥,
再經過茄萣,居然一群黑琵在這裡避風
然後我們到布袋小7歇一下腳,進十區繞了一下,再往鰲鼓前進。
鰲鼓是我們每年的必訪之地,愛那裡的水鳥種類多,數量大,環境非常美!
鸕鶿在水面上自在悠遊~ 尖尾鴨、赤頸鴨、琵嘴鴨…鴨群濟濟
風也是很大,鳥兒都找地方避風,
枯枝在水面上形成很好看的風景
早上10點前出發,到了傍晚夕陽西下,我們還在嘉義,
之後就一路往北,不再逗留了。
晚上9:30才到家,結束了春節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