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窯,有學生的作品小房子和小兔子,
以及我的試釉,GB盤原來釉燒有留下的四個針孔般的洞,用氧化鐵去補,好像效果不錯。
鋯白上疊桂皮紫這件,顏色很深非預期,打算再繼續實驗~
下次試釉桂皮紫可再薄些,或許又不一樣。
小房子也有裂,但和之前的原因可能不完全一樣,
雖說都和收縮有關!
第99窯,有學生的作品小房子和小兔子,
以及我的試釉,GB盤原來釉燒有留下的四個針孔般的洞,用氧化鐵去補,好像效果不錯。
鋯白上疊桂皮紫這件,顏色很深非預期,打算再繼續實驗~
下次試釉桂皮紫可再薄些,或許又不一樣。
小房子也有裂,但和之前的原因可能不完全一樣,
雖說都和收縮有關!
第98窯出窯:
裝窯情形:
這次燒的三件作品,都是自己的舊作,出窯後的狀況:
測試的內容:
先前高溫素燒過的作品,拿來以水彩上色實驗,感覺蠻鮮艷好看的,
但是沒有上透明漆的話,水一洗顏色就掉了,
改以壓克力彩畫上去,但因水份多,筆觸不均勻,又想再試試效果,於是趁未乾把顏色洗掉,
不過有些地方已經洗不掉了,留下淺綠的痕跡,倒也蠻好看的,就這樣吧!
下面是為第94窯做準備:
第92窯有阿皮的葉子裝飾淺碟,
然後有出現泡泡杯,以及川字盤。
泡泡杯是由第85窯的方杯而來,在加疊桂皮紫之後,燒出來許多泡泡,甚為有趣:
川字盤:
這次把升溫曲線改回原廠設定,
結果還不錯,
我的大杯子和又嘉的2個很可愛薰香小器:
又嘉的作品出爐了,小免的右耳幸好無恙,兩個站一起,很可愛:
問了又嘉、阿皮和肥肥,同時說服Raito來把魚口杯也一起上好透明釉,
於是有了有史以來最熱鬧畫面,特此一記:
第88窯測試結果:
進窯照(待燒時):
Raito的大盤子,
和很可愛、很有定格動畫風的作品:
最後來個正面照
為第85窯做準備,但右下的疊加變色釉杯墊,放不下了,可能得等另一窯。
結果放上來,有很多有趣的現象發生:
背面還裂了呢!!!
太可愛的學生作品,放上來留個紀錄:
順便放上一張滿滿紅色春聯的店家照片,覺得這樣的情景在冬夜裡很喜氣、很溫暖:
原82窯方杯,加上2k62在杯內部及外部口緣,複燒
小方盤筆刷疊釉
前面兩個是學生作品
第82窯的燒出成果:
周一是微聚的2021年開始第一趴。
周二和周三整天和雯君去鶯歌陶博館,參加110年冬季青年陶瓷雕塑培訓工作坊,
上午各兩位講師,下午各一位藝術家的示範,都很讚!
講師有:許旭倫、王幸玉、田欣以、施姵伃、許仲恩、陳芍伊
以下是部份照片紀錄,照得不是很清楚
田欣以示範作品內結構:
腳踝部位加強結構:
許仲恩的校內公共藝術陶製壁畫
陳芍伊示範造型和表面裝飾:用報紙做紙型,沾水弄濕後貼上作品土胚,……
下課後在鶯歌車站等車時看到的山壁,會是鶯歌石嗎?輪廓是有點像隻鳥兒!
然後昨天去松山家商為國中生的職涯輔導課程提供《身為藝術家的心路歷程》,
在此順便記上一筆!
2021/1/13,做好的白陶土收縮比例尺,長14cm,厚1.5cm,放乾後收縮為長13.6cm,厚度變化不大,(忘了記下測量數據)
進窯素燒後,長仍為13.6cm,接下來看釉燒後的收縮程度如何?
這是放乾後的比例尺照片:
同一窯還有學生的兩個可愛作品:
2021/1/24 補記:
釉燒結果出來了,縮至長12.6 cm,高1.3 cm。換句話說,從製作經放乾到素燒和釉燒完成,此土收縮率約10%。下面是釉燒後的比例尺圖片:
越來越懶得寫一大堆文字,直接用照片來紀錄和提醒自己~
(12/29) 燒出來的結果:
試釉結果前後對照:
明天和後天是寶藏巖藝術村開放工作室日,打算把一些小陶件出售,看能不能清出一些空間和換現?(可惜最後無人問津,12/9補記)
還有接收雪芬的貓咪糧票箱!(連這個也摃龜,倒是便條紙被拿光光,所以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以下是為明天佈置做準備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