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看展的心得2016-12-31

 

P_20161230_153046 (洪天宇作品)

 

P_20161230_151641 (葉子奇作品)

 

P_20161230_151606 (黃銘昌作品)

 

P_20161230_151618 (黃銘昌作品)

 

P_20161230_151547 (蔡依潔作品)

 

昨天去當代館看展覽,拜導覽機器之賜,得以在短暫的時間內,頗有效率地看完3個展,

分別是:【白立方之內—陳逸堅個展】 【謝春德平行宇宙系列─勇敢世界】【後植民計畫】

 

 

主要是去看後植民計畫,策展人陳泓易並未如他所說在現場做導覽,因此快速瀏覽之後借了導覽機,好好聆賞陳逸堅和謝春德的展覽,最後也聽到陳泓易在導覽機內的介紹。

平心而論,這三個展都很值得看,也啟發不少疑思,借助導覽機的介紹,很多疑思似乎快速地得到一種解答而被懸置,不再繼續深究。另外,觀察看展觀眾的行為反應也是一大樂趣。

例如有一對年輕男性在後植民計畫展場內播放侯孝賢《再見南國》影片中的再製片段大銀幕前,趁著銀幕上出現車行快速之後道旁青翠景色飛奔成為波拉克般潑灑色點的光影時,其中一人張開雙臂一如世界新七大奇蹟的巴西里約熱內盧救世基督像讓友人拍照,在銀幕上出現一團灰白人影,如大鵬展翅般凝立不動,襯著人影輪廓外快速變化的光點,真是好看極了。

陳逸堅的展覽,與其說是個展,更像是個策展,裡面包含了很多個小型的青年藝術家群展,也有些直接針對展覽空間所作的質問。由於手法上極具觀念性,不知道沒有聽導覽內容的年輕觀眾是否接收到藝術家的訊息?只見他們在一片白的巨大油畫框前,襯著白色畫布的背景,各自擺出姿勢拍照!這倒也符合藝術家讓觀眾成為作品的意圖之一,只是讓我想到,整個當代館所有展覽,似乎都可以脫離其原有的審美對象的位置,只成為當代觀眾的一種拍攝佈景。

謝春德的個展,跳脫了他早年的靜態攝影形式,也出現了裝置、訪談、超高速錄影、數位後製技術等手法,可以看見一個優秀的藝術家不斷挑戰自己的痕跡和企圖心,儘管這是被稱為他晚期風格的創作,「如同薩依德(Edward Said)所說,創作者肉體開始頹圮崩壞,甚至要準備面對最終之境,這時的生命扣問,卻會產生獨特的轉向。」

回到《後植民計畫》上,策展人陳泓易提出許多頗具規模的議題,如種樹行動、文化行動、風景畫、影像中的風景、異文化(或異國情調)的觀視角度、植物的去脈絡化與再脈絡化,每一個都是一個大哉問,但在 MOCA Studio的有限展間內,塞下這麼多各自代表不同議題的作品,顯得有些擁擠,使得可以讓人沈吟、凝思的空間變得匱乏,可惜了這麼好的一個展覽發想。展出的藝術家和作品都有一定的水準以上,看得出紮實的功夫。不過就整個展覽而言,感覺發散最強烈的是策展人的意志。事實上有不少件作品策展人有很深的介入,某種程度上也扮演終極藝術家的角色。

出於好奇,也去參加了後植民計畫展覽論壇:文化行動,重塑風景,特別關注了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廖新田的演講<殖民時期「自然」台灣和「文化」台灣的轉變:以風景圖像為例>。透過所謂熱帶性的元素在圖像構成中的轉變,以及「現代化作為美學化」的過程,他指出「日據時代的台灣風景圖像不僅是自然的客觀描寫或美感投射,台灣風景體現了殖民現代化的進程:自然在殖民論述下被細緻地翻譯為殖民的權力操作產物,最後文化取代了自然 (文化化) 成為真實的、如假包換的自然 (自然化),成為「風景畫的意識型態」。1」「殖民現代性中的台灣主體缺席是日據時代台灣地景改造的問題,也是後殖民心理社會重建的契機。

他有一篇相關的論文值得閱讀:<從自然的台灣到文化的台灣:日據時代台灣風景圖像的文化表徵探釋>。由這裡帶出的思索路線,包括了陳香君在其博士論文《紀念之外:二二八事件創傷與性別差異的美學》第二章中探討的台灣美術和台灣畫,以及吳宇棠的博士論文《台灣美術中的「寫實」(1910-1954):語境形成與歷史》中所討論的寫實主義與寫實繪畫

接續到當代風景畫的呈現,除了嵌入到《後植民計畫》展覽論述中的風景畫,還有那些風景畫及作者和其映現的議題是可以再加入探討的?至於前述《後植民計畫》展覽的諸位藝術家(葉子奇、黃銘昌、林銓居、洪天宇…),是否也可自展覽中獨立出來,放入另一個脈絡(X對話)中看待?

另外,像魔幻寫實的連建興,或是林惺嶽、這次在台北雙年展中也有展出的葉世強(已過世)、何肇衢等人,也可以放入這個(X對話)「風景畫」的脈絡中來看嗎?還是有其它更適合此一對話的藝術家?台X對話的主軸會有那些議題?這些都是我在摸索及逐漸具體化這個台X風景畫對話的展覽所可能出現的樣貌時,心裡發出的疑問。

 

 

1 根據Ann Bermingham的定義,「風景畫的意識型態包含一組社會,經濟所決定的價值。畫面中的圖像因此有文化的表達意涵」。見在Landscape and Ideology—The English Rustic Tradition, 1740-1860,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86),頁3

 

參考文章出處:

廖新田,<從自然的台灣到文化的台灣:日據時代台灣風景圖像的文化表徵探釋>,

http://r.search.yahoo.com/_ylt=A8tUwZNoYmdYLwwAoU1r1gt.;_ylu=X3oDMTByYzhha3F2BGNvbG8DdHcxBHBvcwMxBHZ0aWQDBHNlYwNzcg--/RV=2/RE=1483199208/RO=10/RU=http://csat.org.tw/csa/year2002/papers\A2_1.doc/RK=0/RS=ZsNJweEf3aWQ_g5rIfI_6LwUrAQ-

吳宇棠,《台灣美術中的「寫實」(1910-1954):語境形成與歷史》

http://r.search.yahoo.com/_ylt=A8tUwZcVY2dY_kwALOZr1gt.;_ylu=X3oDMTBya2hyZXZkBGNvbG8DdHcxBHBvcwMzBHZ0aWQDBHNlYwNzcg--/RV=2/RE=1483199382/RO=10/RU=http://www.ntl.edu.tw/public/ntl/4216/吳宇棠全文.pdf/RK=0/RS=HW1a77Ogkoa9XxsEGA7RCfoOCU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使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