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窯
第144窯
2022-01-13周四,前往宜蘭大學土木工程系,品含邀我參加原專班大一學生的成果發表會。
這場發表會其實是品含教他們電腦繪圖課的期末報告,
不過她想結合之前我所說的環境觀察這一塊來讓學生發想設計,手繪設計圖,然後再轉為電繪。
課程設計得非常用心,而且把學生帶到部落裡,實地演練。
當天宜蘭居然沒下雨,而且還出太陽,在台鐵普悠瑪車上,看到龜山島出現:
這場期末成果發表總共有六位評審老師,
包括土木系系主任,原民教育中心主任和兩位研發組的老師,
以及部落發展協會理事長,
加上我。發表完後大家合照。
這個期末成果發表其實是延續去年11月11日的部落之旅。
2021年的11月11日周四,我們和學生一起去英士部落參訪,同時讓學生分四組進行。
最後有個分別發表,讓部落裡的人給予一些回饋意見,之後再回學校修改和繼續進行。
品含把此課程稱之為:
英士部落NBS策略探索-探索河川的秘密:野溪溫泉開發
當天的一些影像紀錄和大合照:
2022年一月已經過掉三分之一了:-) ,好快!
到底做了些什麼事呢?來回憶一下,(不記下來很快就忘光了)
元旦是大美女聚會日,我帶了蛋塔和秋紅的料理,
另外還有三盒老媽當天早上買的黃金小蕃茄。
這是一年一度在春華家的聚會,很開心。
然後學生如常來捏陶,以及為了1/9的市集尋找可以賣的作品。
因為平時捏陶並不是以商品為主,準備很花時間,
雖然想儘量不麻煩別人,終究還是得請小弟來協助。
也因為缺乏擺攤經驗,不知如何佈置吸引客人
本來以為會抱蛋回家,
老天爺保佑,居然賣出本來羞於拿出來見人的左腳杯和右腳杯,
總算有開張,也不錯啦!
群青在我隔壁,以似顏繪和我作伴,也收到一家小姊弟的光顧。
冬天白晝短,加上天氣陰,麵引子場地的光線很早就暗了,
4:30左右我們就準備開始收攤,5點就走人了。
順便也把這兩件作品的單獨照一起放上來吧! :-)
阿皮給了我新的苔蘚,
第一次看到俗稱土馬騌的金髮苔,長得像迷你菊花,超可愛的
最近都在流連苔蘚,也是佔掉不少時間和心力,好忙喔!
由於家裡的陽台向北,冬季陽光不足,蔬菜苗始終長不大,
已經放棄自己種菜的想法了,把種子收一收,給九二菜園組的怡臻,讓她去處理了。
下面就是這些種子的照片:
對了,小陽台也經過一番整理,看起來更清爽些。
2021-12-27工研院陶瓷技術工作坊
今年的最後一場研習課
昨天是入冬以來最冷一天,氣溫極低,大概只有15度左右,
早上還下著雨,我還是努力出門趕公車、換火車到鶯歌,
去上工研院陶瓷技術工作坊。
其實它的全名是:鶯歌產業風貌創新計畫所舉辦的「技術工作坊」
眼看著快要遲到了,公車班次沒趕上,走路很遠,還下雨,
乾脆搭計程車,只是攔了兩輛都沒停,第三輛總算停下來載我了,
幸好是搭計程車,不然我恐怕還找不到地方,而且老師纔剛剛開始講課,沒有漏掉太多內容。
其實大部份都是我已經知道的內容,但有些部份他講得更詳細,我覺得依然有幫助。
起碼可以減少我的疑慮
同桌認識了新朋友,一位家住樹林做藍染的女士,
因為和朋友合夥,而朋友是做陶的,有個小窯場,所以也來聽,互相了解一下。
天很冷,每個人都穿得厚厚的,跟個大熊一樣,我的腳底也冷冰冰。
但人很多,很詫異居然還是有這麼多人對這種專業課程感興趣,
而且很多年紀不小的大叔大姊(我也是其中之一啦 )
舊的時代逐漸崩解,新的時代正在到來 – 悼 淑華
昨晚又嘉恢復來上捏陶課,回到家已半夜,
今天睡到11點才起床,
看到一則陌生訊息,原來是回應我之前對淑華的生日祝福,
這訊息來得意外,一時之間心情很難平復。
我們久未見面,但前不久她還對我的一則訊息按讚!
是12/3我去竹圍工作室看蕭老師的紀念展,
哀!
第141窯
穩伊的「黏在一起的湯圓」和「蘭花精靈」,
以及我的小杯蓋:
昨天是冬至,想吃湯圓。
剛巧今天一進工作室,隔壁的珮妤就問我想不想吃湯圓?她要出去買,
我說好啊,但是找不到零錢可以給她,她說要請我,
於是我想到可以送她小陶器當作回報,
就是下面的這個石榴紅小花器和一隻青蛙
放在一起看,頗有劇場感 ~ ~
每當燒窯,所有植物就要搬家一次,包括聖誕紅和石榴小花器在內:
翻箱倒櫃找到一些以前的陶作品,準備要參加1/9的微聚市集。
這兩對一大一小的杯子,感覺很適合兜成一組 ~ ~ :-)
第140窯
穩伊的作品,很美噢:
我的苔碗和蘚碗,苔碗之前就燒好了,這次出窯的是蘚碗:
窯內照:
為了燒窯,得把苔蘚和聖誕紅移到隔壁室的窗前,以免高溫把它們熱死了~ ~
昨天親送作品到芝山,Lyn的住處。
天氣很好,陽光和煦,讓旅途很順利。
Lyn決定收藏《疊》(Piling up)這組作品,
不過大家都喜歡稱它為《射紙飛機》,也被這個動作吸引。
我們一起拆箱,拍合照,聊得很盡興,之後才一起出門,
到一個日式的家庭式餐廳吃飯。
這家餐廳也很有趣,老闆喜歡貓頭鷹,收集了各式各樣,展示在餐廳裡。
飯後我們去圓山走走,我一直以為是去走圓山步道,爬小山,
啊,不是。
是去看她的一小方菜園,在圓山足球場的看台上。真有趣。
昨天陽光真的很舒服,
逛花博市集的時候,肩背晒得暖暖的,緊繃的肌肉都鬆開了,真是好!
以下是我們和作品的照片:
說到收藏,儘管我是沒有收藏癖的,
自己最近也忍不住入手了一個礦石,
是藍銅礦和孔雀石。
都是研究釉藥惹來的誘惑,哈哈!
後續:
寄了一個杯墊給Lyn,感覺可以把作品烘托得更好,
另外附上一個小聖誕樹的卡片,
Lyn把它放在健壯的小企鵝旁邊,
感覺好可愛,好搭!
也因為作品已經安全送達藏家手中,
終於可以實踐我在幾個月前發下的心願,
因為平日的教學等等收入剛好和生活打平,
沒有額外的收入可以捐助公益,
於是我想到,如果作品有售出,可以將其中三成捐作公益,
沒想到這麼快就達成心願,
地球公民基金會便是這次的捐助對象。
楊玉鳳老師給的明葉苔和浮蘚上次各分給阿皮一半,
這次明葉苔又再分盆,做了絲襪球和用香水瓶來養養看,在後陽台上一字排開,陣勢愈來愈壯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