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去中壢一趟,

果然每次和棋棋見面就下雨!

和水環境巡守隊再次見面,隊員們都好熱情!隊長很豪情,一口答應代育苗之事。

我們討論了計畫進行的方式,

之後和棋棋再度沿著老街溪走,

然後才走回火車站,剛好搭上自強號回台北。

昨天自己先試了一條魚,

因為還沒拿到釣魚線,先用麻繩試試。感覺水彩畫起來的效果比較好,不知道壓克力如何?

Anyway, 先試做一次,魚的樣子:

P_20180725_232947

P_20180725_233129

(後續:)

之後又用釣魚線試做一次,

P_20180726_152947m

以及上彩,

P_20180727_163040m

P_20180727_163205m

P_20180727_163228m

然後把剩餘的紙黏土捏了一個小動物,串在竹籤上,也挺有趣的,捏麵人的紙黏土版,而且我想,塗上保護漆後,可以當作園藝裝飾哩!

P_20180730_125419m

P_20180730_125430m 

天使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雯君和媽媽來,把鐵架搬走。

駐村最後一周了,正在整理、清空中~

雯君把託她代燒的小茶海帶來了,是隻小貓頭鷹的造型,

雖然有些地方跳釉,但還是很可愛,

反正是打算做給自己用的,沒差!

然後也放了些舊作品的紀錄,新的~ 舊的~ ,一起!

IMG_0687s

IMG_0690s

IMG_0691s

IMG_0692s

IMG_0694s

IMG_0696s

IMG_0698s

IMG_0642s

IMG_0661s

IMG_0662s

IMG_0666s

IMG_0668s

IMG_0670s

IMG_0674s

IMG_0679s

IMG_0682s

IMG_0683s

IMG_0685s  

 

天使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周五(7/20),原訂要將聽障朋友的作品送素燒,在西門町。

店主說,不必等作品全乾就可送,於是我和實習生又跑了一趟,把存放在TAV的視障朋友的作品也送去,

等著7月底燒出後,8月會在寶藏巖辦一次作品展。

作品放在桌上,等著丈量尺寸和計算費用:

P_20180720_152252m

P_20180720_164736m

P_20180720_164745m

P_20180720_164755m

周六(7/21),約了梓萱去看忠泰美術館的展覽「零城」,芬蘭藝術家Marco Casagrande的作品,

感謝黃姍姍,上次在竹圍山野先生來時,給了我一份邀請卡,可以兩人同行,免費看展覽。

隨手拍了一些我感興趣的部份:

P_20180721_163733m

P_20180721_163745m

P_20180721_163919m

P_20180721_163938m

P_20180721_163954m

P_20180721_164034m

P_20180721_165050m

P_20180721_165104m

 

周日(7/22),儀暾再度來寶藏巖,想要更深入認識這個藝居共生的聚落,

我帶她逛了一圈,也被留下一些背影,我喜歡這張~~

1532313379056

我們交換了很多想法,再度聊得盡興,對她又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真是個商場女超人啊!),

下去柑仔店時,遇到盈瑛和正在辦雜草茶活動的一群人,被請喝一杯雜草茶

她們的配方如下:

1532359002894  

最後在新店溪畔水岸吃了牛肉拌麵,頗好吃的。

我沒帶錢包出去,結果被儀暾請,真是不好意思。

水岸有好幾家啤酒吧,很多老外會去,

有時還會有音樂表演,在旁邊的建築裡。那原是自來水廠的渾水抽水站,現在也都成為再利用的文化空間,

入口處的路牌寫著:「Metal Road」,但中文路名竟然是「沒頭路」,一語不只雙關,真有趣!

P_20180719_235320m

 

天使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7/18)星期三,因颱風延後一周的視障人士工作坊在台北國際藝術村舉行。

報名11位,然後有14位陪同人士,

視障朋友對語言交流是沒問題的,但因為看不見,反而有很多形體和空間上的認知是需要語言輔助的,

特別是在一個陌生的新環境,陪同人員變得很重要,必須不斷地提供資訊。

而對協助者來說,必須暫時性地代理視障朋友去用心感受和投入。

也因此,我變得特別忙碌,對話的機會和時間增加,

完全忘了拍些現場紀錄照這件事。

最後的心得分享也和聽障朋友不一樣,

我必須更細節地描述作品,讓大家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個大概的形象。

讓我想到說電影給視障朋友聽這件事,那還真的是一門專業呢!

兩場工作坊帶下來,我覺得創作力各自都很棒,比較不一樣的是溝通過程。

對聽障朋友來說,他們的對應比較有時間上的lag(延後),主要以閱讀和文字為媒介。

但在視覺創作上,可以因為聽不見而專心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也因為看見別人而會互相模仿,參考別人的做法。

 

視障朋友的語言溝通和正常一樣,但因為看不見,需要藉助更多語言的描述來想像和感受空間及形體。

在手捏陶的創作上就會需要摸索,以及細節部份仰賴明眼人的協助。

成品也無法立即感受,因為要等釉燒後定型,才適合他們以觸摸來感受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完整性。上釉的表面也比較能帶來一種觸摸上的愉悅感。

目前他們對成果的感受,無法像聽障朋友來得那麼直接,那麼喜悅!

還帶著一絲絲不太確定的不安感。

不過因為無法看見,比較不受模仿的影響,每個人在現場所做,都是獨一無二的,

這也是特色之一。

 

我很欣賞其中兩位朋友獨特的作品表現,一位是年輕的男子,他想做動物或蝴蝶之類的作品,

最後做了一隻有一對大大翅膀和長長尖尾的燕子,燕子的身軀部份有留中空,刻上工整的英文名字,很棒的創意!

 

另一位女性左手肘部以下截肢,她用著這截斷肢和右手合作,搓出一條又一條的長泥條,然後盤繞形成一個容器,底部先穿了洞,可以排水,

最後在頂部橫架了一條魚形,非常美麗,又很符合她所需要的實用功能,因為她想做個可以放牙刷和牙膏之類的浴室用品,那條橫架在頂端的魚剛好可以為容器分隔出一大一小空間。

也是好棒的創意!

 

視障朋友也有不同類型,有的原先看得見,最近才失明,還保有一些形象的記憶,相對來說,較自信,較活潑。

上一次的聽障朋友中,也有新近才失聰的,可能是因為聽不到自己講話的聲音而缺乏信心吧,一直不開口說話,而是以紙筆寫下文字來表達。

反而是其它的聽障朋友勇於發聲,不管聲音和節奏是怎麼樣。內部性的差異,也始終仍在各種團體內存在。

 

視障朋友勇於發問,所提的問題也頗具知識性。有人問,目前世界上陶藝最著名的國家是那些?台灣的鶯歌算不算在裡面?我雖然提到了當代的日本和英國,以及美國,還有更早時候的德國和中國,卻沒有時間好好整理思緒,回答得更完整,畢竟是突如其來的問題,和工作坊的內容並沒有直接相關。但事後回想,還是覺得遺憾未能利用此機會,把一些觀念做更佳的推廣,主要是日本有民藝復興,以及英國有美術工藝運動,這些都強調傳統的手工製作,以及強調美,強調生活中的運用,賦予工藝現代生命。台灣缺乏這樣的文化環境,塑膠製品一出,大量取代了傳統陶瓷在民眾生活中的角色和地位,為復興工藝而生的設計思維以及工藝產品的出路似乎都不夠厚實,不足以支撐起台灣陶藝在國際上佔一席之地的力量。因此民眾是否能捨棄塑膠,改用更具美感並且減少環境負荷的陶瓷,並在生活中培養美感,成了影響台灣陶藝發展在世界競爭力的其中一個關鍵因素。

因為忘了拍現場照,就只能放上一些視障朋友的作品照了~ (照片本身的光線品質不是很夠,拍得不是很好,純紀錄)

P_20180718_164438s

P_20180718_164452s

P_20180718_164509s

P_20180718_164528s

P_20180718_163904s

P_20180718_163912s

P_20180718_163816s

P_20180718_163804s  

 

 

 

 

 

天使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上周六(7/7)的活動,一直沒有時間整理放上來,留一份紀錄。

因為申請延長駐村一個月,藝術村希望有回饋方式,於是建議了兩場工作坊,分別以視障和聽障朋友為對象。

上周六聽障朋友先,他們一共有8位報名,加上陪同人士,共11位,然後有兩位聽打員。

聽障朋友相當活潑,做出來的作品也很令人驚艷~

P_20180707_151054m

P_20180707_151134m

P_20180707_150735m

P_20180707_150750m

P_20180707_150808m

P_20180707_150830m

P_20180707_150844m

P_20180707_164318m

P_20180707_164252m

P_20180707_164324m

P_20180707_164332m

本來今天是視障人士的工作坊,因為颱風的關係而延期到下周。

 

聽障人士的作品,放在工作室內的鐵架上等乾,準備送素燒:

P_20180717_214649s  

天使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周二(7/10)晚上到周三(7/11)有颱風。

我周二進村,一方面準備工作室防颱,一方面出窯。

這次是第二次試釉,同時雪芬拿了一組龜碗讓我畫青花後一起燒,沒上透明釉。

另外還有一個湘汶做的貓杯。

以下是出窯照:

IMG_0597s

IMG_0595s

IMG_0580s

IMG_0577s

P_20180710_124830m

IMG_0583s

IMG_0587s

P_20180710_125544m

釉藥堂呂先生帶來並示範上釉的4只杯子:

P_20180710_130803

P_20180710_130823

P_20180710_130634  

天使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釉藥堂主人來示範上釉的4個試釉杯,沒有燒的話很難保證搬家過程中不會損壞到,

所以還是趁著周末,再燒一次。

先放上日前簡單排窯的照片,白天再回村裡去開窯。據報颱風晚上就要來了。

IMG_0563

IMG_0568

IMG_0569  

天使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名均和怡君合作的雪人,

因素燒出來後擦拭上釉時鼻子就斷了,

只好沒有鼻子地進窯燒,

又因為釉藥覆蓋性弱,得出來的結果頗令我有點難過,

但把沒有燒的紅鼻子裝上去後,竟然有了不可置信的好效果,

真是上天的安排永遠無法令人猜透,真有趣!

IMG_0531s

IMG_0536s

IMG_0538s

IMG_0541s

IMG_0542s

IMG_0544s

 

接下來是第一次展覽時民眾做的荷葉盤,很漂亮,

我擔心土胚保存不易,所以直接幫她燒成素胚,

但奇怪主人竟然不來拿了?

IMG_0552s

IMG_0553s

 

再來是我的苔點盤和蛙澡盤,哈哈!

後者還未上釉。

IMG_0521s

IMG_0524s

IMG_0527s

IMG_0529s

IMG_0554  

 

天使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子過得忙碌,感覺好快,已經6月過完,進入7月。

原本6月底就該離開寶藏巖了,因為申請延期,多一個月時間整理各項雜事。

上周二(6/26)約了雯君,去大稻埕找她拿小弟要的保溫瓶,我們一起去永樂市場吃中飯和喝咖啡。

周三福昌來,向他請教了關於安康平宅之事。周四絢虹來,我們一聊聊到晚上10點,兩人都沒覺得餓。

周五衝回家整理,到周日晚上回寶藏巖。

周一又和福昌見面討論書的編輯事項,已經是7/2 了。才過一個周末,6月就掰掰了~

周二釉藥堂的呂先生帶著家人一起來寶藏巖,為我示範了上釉方式。

周三,邱俊達來,一個非常優秀的年輕策展人,跟他聊得很投緣。

周四晚,終於又再回家一趟繼續未完的整理工作。

今天要準備明天的工作坊,

每天都好忙碌啊阿阿阿~~~

 

 

天使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周一,黃金町的山野先生來,竹圍工作室邀去駐村過的藝術家一起來團聚,挺有意思的~

坤霖通知了我們幾個當年的夥伴。

珮鈺學校要考試,無法來,

敬寶從竹圍捷運站旁的地下道開車出來,說有事得先走,

不過還是和姍姍、雅筑見到面,當然看到好久不見的山野先生更是很高興,

他也非常開心,很溫暖的一位gentleman。

也新認識一些朋友,如Candy Bird,

愈來愈覺得,藝術圈裡能大家互相打氣,互相溫暖,真是難得~

好開心的一件事。

P_20180625_190314

我總是慢半拍,山野先生話快講完了,才想到可以拿手機出來拍照,

這個角度正好山野先生、姍姍幫他翻譯,以及竹圍工作室的主人Margaret 剛好都一起入鏡。

姍姍還幫我們自拍,以及雅筑的手機幫我們大家和山野先生合照:

36114222_10209767276736914_8753135901774708736_n

36088236_10209767277056922_6782799726086455296_n

36239949_10155240489445728_6008659234219098112_n

最後擺上一張毫不相干的照片,是我多年來喜愛的木梳子,可惜它的牙齒逐漸鬆脫,隨時可能陣亡!

P_20180625_130837  

天使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