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草屯到埔里,拜訪聞名已久卻始終緣慳一面的桃米村和紙教堂。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理事長廖嘉展親自為大家做簡報:
上一次是和淑慧、梓萱到日月老茶廠,然後途經紙教堂,遠遠地看到它,卻已天色昏黃,必須打道回府了~
這次在瑪悧老師引介之下,終於得見,還有梓萱她們來拜訪之後一再誇讚的新珠,為我們做導覽
園區內:
紙教堂內外:
後來天色已暗,很多地方就不拍了。
從草屯到埔里,拜訪聞名已久卻始終緣慳一面的桃米村和紙教堂。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理事長廖嘉展親自為大家做簡報:
上一次是和淑慧、梓萱到日月老茶廠,然後途經紙教堂,遠遠地看到它,卻已天色昏黃,必須打道回府了~
這次在瑪悧老師引介之下,終於得見,還有梓萱她們來拜訪之後一再誇讚的新珠,為我們做導覽
園區內:
紙教堂內外:
後來天色已暗,很多地方就不拍了。
在草屯,參觀工藝研究中心,
之前才做了以稻草為材料的作品,因此對稻草創作格外有興趣
第二天的行程是霧峰亞洲大學安藤忠雄設計現代的美術館,
一樓有美術館的建築設計介紹,
二樓是趙無極的回顧展,不過策展的趙無極基金會要求不能拍照。
所以我們只能照照一樓和外觀及玻璃上的倒影~
12月是中部之月,連續三周的周末前後都會赴中部一趟。
第一場是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主辦的兩岸公共藝術研討會,
周四在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舉行,當晚住在逢甲商圈的星享道酒店,
雖然是三星,住宿品質還是不錯的,
晨起之後看窗外,發現有一個老屋群,
可惜沒時間去細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吃完早餐後,就登車往霧峰亞洲大學去了
11/19星期日晚上,茶壺姊妹相聚,老師非常慷慨,送我們一人一把壺
美麗的壺大家看了都很歡喜,
Lyn馬上開壺泡茶讓我們試喝,結果不錯,茶蠻好喝的。
喝茶吃點心,聊得很開心~
忘了把美女泡茶的圖截下來放這裡。
11/24周六,是赴草屯工藝中心期末審查的日子。雪芬邀了我同行,還有寶藏巖幼齒版林俊廷的「小熊維尼」智宇
雪芬聯絡了一位志工,帶著我們快閃逛毓繡美術館,
館內任何物品都不准帶,只能在館外拍拍戶外雕塑
吃過中飯,回到中心,準備下午的審查。
這次作品擺放起來,感覺很不錯,逐漸有了產品的氣勢,很讚!評審們也很欣賞!
很美吧?!
昨天終於把大球放上天橋了,
照片可以看這裡:http://julie-the-walker.blogspot.tw/2017/11/big-ball-project-on-ping-leh-footbridge.html
下面是裝置前夕,大球在操場作日光浴和幼幼班代表推大球預演的圖片:
後來徐校長也到了:
演練完,老師用一條封鎖帶圍住大球,好像替它穿上一條腰帶。
許先生和筱鳳特地來看大球,我們合影:
許先生提供的另一張照片:
昨天和社造中心的藝術進入社區獲選團隊前往雲林的兩個社區參訪,
一個是以剪紙藝術開啟社造的北溪社區,一個是以環境藝術著稱的成龍社區。
感覺大家都很有收獲。
北溪社區從剪紙發展到鐵雕:
它的廟宇建築很有意思,節節高:
在成龍濕地:
QQ湄頂著強風在為大家講解居民創作的兩件作品由來:
作為示範屋的高腳屋:
作為生計重要來源的蚵殼:
地層下陷:
居民田日蒸先生加入交流,大家非常感動
周末兩天下來的成果:
周一繼續:
有個小女生說,它像星星,一個掉下來的星星,哈!真可愛的想法。
昨天和今天:
負責打掃的高年級學生,因為要倒垃圾,會經過稻草堆邊,
原先許先生把第二顆竹球架高在半空中,
這些孩子很厲害,幾個人圍著大球滾一滾,居然被他們滾下來了,而且安置在男廁外的空間,
小朋友毫無擔憂顧忌,沒有心理負擔也毫無瞻前顧後的行為,讓我又上了一課,
球在他們手上,就是那麼自然~
想到拍照時,已經來不及了,沒有照到他們手舉高頂著大球的情景。
開始準備纏繞..............
收工時,已經綁完一圈棉線。
今天,更多的線團:
想了想,上下都得先把棉線綁好,於是又綁了一圈。
今天有做到纏繞稻草繩,4 or 5 圈。沒人幫忙扶著,球一直想滾走,綁起來有點辛苦。稻草又纏繞在一起,糾纏不清,明天有得累了!
不過還是要說,假日校園很寧靜也很有趣,孩子們沒出現的時候,鳥兒就都出來逛了。
昨天中午看到好幾隻蝸牛爬上假駱駝的背,一隻黑冠麻鷺在樹下散步,
今天不但有白頭翁和喜鵲在青草地上,兩隻斑鳩更是在長廊裡競飛,
不上學的日子裡,學校就像個魔法世界啊!
10/17和10/19兩天下午都有朋友來探班,協助編稻草。
10/17是新北市雙溪的淑慧,也是這次取得宜蘭有機農田稻草的介紹人。稻草帶有香味,小朋友都聞得出來。
淑慧很熱心,幫忙編了好長一段草繩。每個第一次編草繩的人似乎都還蠻享受這過程的,
她在FB上寫著:
【結繩敘事】
再次與靈芝老師相聚,
又是個結合土地文化的創作。
特別的是,
這稻草來自山友@游勝淵的有機田,
小朋友紛紛好奇地問我們在做甚麼,
有人說好香、有人問可以摸摸看嗎?
也有人說"他們可能在做樂胚的頭髮"...
我們開始發想,
應該在發表會場來個結繩比賽,
相信這充滿自然氣息的稻草,
會讓更多人第一次編草繩就上手!
#游樂園有機農場
#大稻埕日治時期講習所120年再飄稻香
#期待下次在雙溪
她也幫我拍了不少整理稻草的過程照,然後有一張是學校老師幫我們倆照的:
周三休息一天,周四(10/19)錦秀來,也是第一次摸稻草,練習編草繩和結成一顆稻草球:
自從因下雨而移到福利社外走廊工作後,和小朋友相遇的機會更多了。不少學生經過的時候會打招呼,會好奇發問,
還有的小小年紀直說「好酷!」
真是有趣!
即將出版(預定10/25)的新書:
繼昨日熱熱鬧鬧的幫手們之後,
今天約了許先生,繼續補強那兩顆球。最後一張照片則是收工時。
周日(10/8)去了海桐藝術中心,聽一個澳洲和台灣策展人交流的分享,同時還有一些海桐邀請的藝術家和策展人也一起分享自己的計畫和作品。
年輕的藝術家我都不認識,但是她們的作品好讚啊!是的,全部都是女性,哈哈!
周一各機關學校補假,因此學校內很寧靜,許先生和我各做各的,他負責把竹子編成圓球,我則把稻草編成草繩
一隻有捲尾巴的貓緩緩踱過大樹下,然後我也看到一隻喜鵲飛到屋簷下,白頭翁和麻雀非常多,在草地上跳躍。
海如和耀東老師都來探班。我和海如聊了個盡興,因為椅子讓人聯想起在北平東路藝術村駐村時的情景。
海如為我們拍了真好看的照片,借來一用:
國慶日當天我和許先生仍然繼續工作,看著阿帕契直昇機從頭頂飛過~
許先生完成了第一顆球,下午開始做第二顆,速度好快哦!
周三許先生繼續做第二顆球,我在家裡準備晚上要開說明會的電腦檔案。
周四上午下起大雨,同時我也覺得自己有點當機感,於是在家處理一些雜務,規劃周五要如何採買然後進學校的動線。
很幸運地,原來以為要跑很遠才找得到的工具,嘿嘿,都在合理的距離內找到了,
節省不少力氣和時間,於是可以稍稍放鬆地進入校園,繼續編織稻草的工作。
今天很幸運,鈺蓉帶著國書來了,真是兩個生力軍,
後來絢虹來了,也坐下來加入編織的行列,
真是神奇的小天使啊!
因為下雨,我們換到走廊內,結果有更多人看見,包括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一百周年校慶時的校長,
還有英文老師王老師下周也想來參與,真是太棒了!!!
有他們的幫忙,真是太幸運了~~~
雖然很累了,睡前還是要來記一下。
今天(現在過了午夜,應該是昨天了)是充實而忙碌的一天。
下午先和澳洲策展人Lee Kinsella見面,帶她去數位藝術中心看展覽,然後去喝咖啡,
我們聊了一陣子,發現許多共同朋友,非常有意思
聊得很開心。咖啡很好喝,很香很醇。
5點多從芝山站離開,6點到寶藏巖52展間報到。
雪芬策的《陶寶時光》展覽佈置得很不錯,
清爽。
(呂雪芬攝)
順便放一張幾個禮拜之前曾冠錄老師跟我們聊陶瓷的紀錄照(有點偷懶地硬塞進來這裡,哈!):
(畢遠喆攝)
後來李老師來教我們茶壺的一些細節,Lyn、和靜,還有我。
因為白晝之夜是大活動,做了很用力的宣傳,所以今天的訪客也非常多,打破平日的寧靜。
10點結束後,和Lyn經過胭脂工作室,第一次走進去,發現是個很有趣的地方,有著有趣的小展覽。
一直不停地說話,又站得平常多一些時間,
回來真的累了,而且也餓極了,過了半夜才在吃晚餐。
要去睡了,特此一記。
明天還要去海桐藝術中心聽Lee和Erica的分享。
(再偷懶塞進一張照片,是第二天和Lee及海如在海桐照的,最近Lee回到澳洲家中才寄來。)
十月好忙喔!好多展覽想看。
昨天先去太原街買鐵絲,
然後終於吃到了高麗菜口味的車輪餅,
趕往學校。
下午風大,吹得稻草不斷飛走,
所以乾脆先把稻草桿整理成一束一束,綁好,就不會被風吹跑了~
剩下的細碎稻草揉成了一球,然後編成了一個稻草球!耶~
放學後有個小女生來,摸摸草繩、眼裡露出欣羨的神色,也想玩稻草,
主動跟我聊,
發現上次她和姊姊、媽媽一起來,和姊姊各自用稻草編了一小節辮子。
這次她想再編,忘記了編法。我鼓勵她自己想,自己創作,
於是她以稻草人為發想,編出一個作品,我覺得蠻有趣的,
就請她和作品合照一張,是個很可愛的小女生。
記藝太平町臉書貼出我在校園內開始展開創作的訊息後,
昨天立馬有老師帶著學生來「參觀」了。
上午10點接到學校教學組長的電話,得知有班級想來參觀,我說好。
事先有想了想,可以讓他們做什麼,免得只是看我在那兒重覆編,小朋友一定無聊死了
果然下午2:30,老師帶著一班學生來,是三年級。
跟他們介紹了為什麼我會出現在校園裡,是因為有天橋藝術節的裝置藝術作品,
然後請他們幫忙我製作,很簡單的用稻草編草繩。
原以為已經把工序很簡化了,
對孩子們來說,還是有些困難,但少數孩子做得不錯,
至少,我的用意是讓他們接觸稻草,以及試著動手做做看,
有小朋友居然聞到稻草的香味!很讚!
有一組女生編得又長又好,可以用在大球上,
我請她們留下來給我,她們很高興,或許也是很自豪地答應了。
忙得忘了拍照,之後才想起,只能拍張她們的成品照了,
就是圖中這條草繩!!
無論如何,既然進駐校園,還是希望能為小朋友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受或經驗。
也有幼兒園的家長感到好奇,
我大略向她們說明天橋藝術節和裝置藝術作品的源由,
她們會開始跟我聊天,並且期待著作品呈現的那一天,
無形中也化解掉不少我的緊張心情。
啊,好有趣的經驗!
這是個以青花彩繪為主的聯展,在寶藏巖。
去年我也參與了這項創作計畫,現場有兩件作品展出喔
《陶寶時光 ── 駐村藝術家與居民聯展》
10.1-29.週一休館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Treasure Hill Artist Village,52展間
工作坊10/7、10/8、10/21、10/22、10/28、10/29
現場手繪青花聞香杯限100名
青花茶豔 司茶人吳尚書
10/10、10/11、10/13、10/14、10/15、10/17
現場報名
資訊諮詢09888-56-555植物語彙
《天空囈語》
展出日期:9/21~10/23,
開幕:9/23,
地點: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雖然這次展出的是舊作,但在策展人的巧思之下,和其它所選作品彼此對話的巧妙,值得一看。
開幕了:
展場一瞥:
以上兩張照片都是策展單位拍攝的,從臉書上借來一用。很喜歡上面這張展場照,very neat!
天空之路這組作品很受藝術界的朋友喜愛,陸陸續續展出了好幾次,包括台新獎時期和2006年新樂園藝術空間到台南的台灣新藝交流展《無以名狀》,
以及2010年《城市隙縫》(City Crack)。
這次展的策展人駱駱很高明,選了4個不同藝術家的作品在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展出。
我們的作品都是透過數位完成的,但年代拉得很長,從我的作品2004年到小兔陳彥任的最新作品(2017年?),前後跨距13年了。
這13年來的數位影像發展也是不可同日而語。
而同樣是與天空有關的主題,每個人看天空的創作思維和角度也各自不同,既多元又統合,非常有意思。
我相當欣賞和讚佩這次展覽的選作和展場空間分配,
是很值得一看的展覽。
找到之前《城市隙縫》展時寫下的一段文字,一併放上來,是給自己的紀錄:
Skyway是在我所居住的社區中拍攝完成,
創作當時正反映著一段變遷的過程,
以及不斷仰望天空 (尋找答案?) 的習慣。
擁擠的都市天際線留出一條天空的通道,通往那未知的旅程。(2010年)
記藝太平町暑期藝術工作營的第二梯次在大橋國小舉行。
大橋國小有個青綠/清爽的校園中庭,我很喜歡
坐在前庭廊道裡望過去,看起來好像三聯畫的綠意屏風,煞是美麗的風景。
第二梯的孩子感覺年紀更幼小,有幾個似乎很難專心,不斷互相騷擾鄰座同學,
他們在上課流程中的進度也似乎需要花更多時間才能緩慢讓自己進入
不過大部份孩子一旦做出來的作品,卻更是令人驚艷!
而且這一梯的孩子對於上台介紹自己的作品毫不扭捏,很大方,也很有自己的想法
比如說,有個小男生做了個「鬼」的作品,我看起來超像螃蟹(鐵甲武士謝「蟹」將軍),
他說是前一天晚上做了個夢,夢見鬼,鬼在大草原上,
所以他選的顏色是綠色系,配上兩顆紅色的尖尖獠牙(我以為那是螃蟹的蟄或眼睛!)
一個很可愛的「鬼」,我問他自己喜不喜歡?他搖搖頭,我說,那送老師好不好?他說「不要」,哈哈!
他的哥哥做了一個蒼蠅頭,因為想不出來要做什麼,剛好看見一隻蒼蠅從面前飛過,靈感就來了!
色紙不夠了,另外一半的畫面就選了相近色系的紙,把畫面分配得好好看!
還有小朋友做了個「福」字,想要貼在家裡,給家裡帶來福氣……
想法都很有創意。
其它是涵芬老師上課的立體造型和絢虹老師上課的服裝表演,非常有趣,我隨手拍了幾張,一併放在此:
不例外地,最後一定要來一張稻草編織課程的大合照,
每個人手裡拿著草劍或草繩,開心極了,
真是個Happy Ending!
最近忙於「記藝太平町」的暑期藝術工作營,對象是國小學生。
周一到周三,共3天,我負責其中的周二上午色彩課程,帶學生學習色彩的基本原理與應用,以及混色練習和馬賽克拼貼。
另外在第三天下午請到了草編達人王昱翔老師來教小朋友做「草劍」以及製作「草繩」。
絢虹與涵芬分別帶了大型立體製作及繪畫和行動表演等課程,
小朋友玩得超嗨!
以下是一些隨意拍的照片:
日光顯影的成果:
討論慶典時,熱烈投入的忘我狀態:
馬賽克拼貼的成果:
這個小六的男孩子,非常認真地耐心完成自己的作品:
原本要做的拼布杯墊,發現對小朋友來說,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是有點過多的負擔,就決定暫時先捨棄不做了~
第三天早上,參加慶典的妝扮,連王老師都下海來幫小女生設想服裝的搭配了~
這個小男生的打扮別出心栽,綠色的布披身,和頭上一片心形綠葉所做的頭冠非常搭,頗受好評!
這組的雨傘節也非常有意思,取諧音黑白「雨傘節」蛇的意思,作品頗帶一些象徵主義式的味道。不過在立體製作後,以現成物雨傘披掛縐紋紙的方式,又帶有濃濃的裝飾意味,
讓人想起白蛇傳~
小男生轉動雨傘,白色飄帶也隨之舞動,頗具趣味:
稻草編織學習成果大合照(攝影:太玥工作室):
稻草編織課程結束時,還得煩勞兩位大哥哥把剩下的稻草抱回儲藏處:
下周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