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窯
孔雀藍4F7+高嶺土2g+石英2g測試結果 :
321窯+透明釉(在杯底)複燒結果 :
321窯+透明釉(在杯底)複燒結果 :
學生作品 :
三個不同比例配方結果(最下及最右為最新比例配方) :
未複燒前的第二版(右)和第一版(左)比較圖 :
第一版 :
第二版 :
第328窯
孔雀藍4F7+高嶺土2g+石英2g測試結果 :
321窯+透明釉(在杯底)複燒結果 :
321窯+透明釉(在杯底)複燒結果 :
學生作品 :
三個不同比例配方結果(最下及最右為最新比例配方) :
未複燒前的第二版(右)和第一版(左)比較圖 :
第一版 :
第二版 :
第325窯
第323窯
上釉時不能上太厚 :
進窯時可看到底部留出不上釉的空間 , 避免沾黏 :
第322窯
第321窯
最後來一張春天感覺的合照 :
第320窯
第317窯
把小花放在Rauto的大盤子裡很好看
鉻錫紅碗複燒
無上釉杯子
鉻錫紅太濃,結果流釉沾黏到下面承接的盤子。
各個鉻錫紅釉的實驗結果
第315窯
這一窯有新學生哲文的小杯子和醬油碟,
舊生筠惠的兩隻貓咪筷架,
以及我的貓咪盤上透明釉複燒。
家中窯第27窯
這一窯有Raito的大盤子,
又嘉的孔雀藍彩繪盤,
以及我的不上釉狼嗥紅日盤
參考來源:
尚未素燒:
第314窯 (又嘉作品)
迎春納福彩繪盤:韓國陶瓷鑲嵌技法應用/講座暨工作坊
和周日的學生穩伊一起報名了陶博館的講座暨工作坊,放假一天去陶博館玩玩。很喜歡今天的韓國藝術家和她的創作。
下面是陶博館臉書專頁的介紹:
"韓國藝術家金宣Sun KIM在上午的講座中分享她的創作經歷,及駐村間結合臺灣 #土地公意象的創作計畫。
下午的工作坊,金宣指導學員運用 #陶瓷鑲嵌技法 的概念,裝飾在如皮革硬度的土坯上。
首先將印有字樣的紙覆蓋坯體,以削尖的竹筷描繪輪廓;取下紙張,再將圖樣刻得更深。
掃去土屑,以彩色泥漿填滿刻痕;待泥漿半乾後,以修坯刀刮去多餘的色土,使圖樣得以顯現。學員們在引導下,輕鬆愉快的完成滿意的作品。"
我選了一個「春」字,做完後和指導老師合照
上午的創作介紹後,藝術家帶我們去看她創作的位置和一些相關材料,而且很詳細的解說,令人很感興趣。
配釉測試1 (鈞釉)
第313窯 (2024-2-15 初六,開市)
這一窯有點慘,
下層的不上釉彩繪盤還好,
上層的仿唐三彩大碗複燒,因釉層太厚,第二次燒就流下來了,沾了棚板一處,
被我硬拔下來,足的部份損傷一小塊。
新配的孔雀藍釉上在小杯子上,流得很慘,棚板上出現一圈藍色的天使之吻,
燒窯五年了,第一次有這樣的慘狀,
不禁覺得,做陶愈久,失敗的經驗愈多,哈哈!(苦笑中)
先放一張彩繪盤進窯前待燒的照片,
最後就是這張「天使之吻」,哭哭 ~ ~
第312窯
小太空人完全沒上釉
被傾倒過的鉻錫紅,上在大面積的碗上,因為太厚沒再加處理,有流釉舌,
內部碗中央有氣泡,須再處理。
這是畫過釉下彩後,不上釉,等待進窯高溫燒前。
小太空人草圖(真的很草 :-D)
土胚
第309窯
這一窯有上在白陶土坯上的仿唐三彩釉碗,
以及翻倒過的鉻錫紅小碟,
和鈞釉測試第四版的小杯子,銅2錫6。
碗的內部中央還是很粗糙,顯然茶葉未銅不能上到太下面,沈積後影響光澤度。
鉻錫紅效果有趣,有點像紅豆湯加摩摩喳喳。
鈞釉測試看來銅還是太多,下次只能維持在0.5就好。
第308窯
貓的背影盤,用局部點釉,其它盤面部份維持不上釉,但仍覺得有點怪怪的,也許之後還會再上一次透明釉去複燒吧!
這個薰香陶器的底座因跑位了,再加上一塊月牙形補齊,用透明釉做黏劑。
下面這個仿唐三彩的碗,第一次燒釉面感覺很乾枯,用透明釉上在內層再燒一次後,光亮很多,感覺效果好多了。
貓的背影盤,直接在土胚時上釉下彩,素燒後用水擦拭還是會掉色,不妥。
第305窯
反面看, 新加的部分原來應該在正中央, 有移位 :
第304窯
這是上釉後待燒時的狀態 :
第302窯
它們素燒時也在一起:
周日(1/7)的陶藝課
1/7的陶藝課有三名學生,除了穩伊和珮妤外,
Raito來為她擱置了三年的大盤子上色和上釉。
畫完釉下彩時的模樣:
上課側拍:
最後一張是又嘉的兩個盤子疊在一起,
上面的是已釉燒完成,下面的是素燒後待上釉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