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窯
第356窯
第355窯
我的唐三彩大碗和測試孔雀藍最佳版加氧化錫6%小碟, 都OK
這一窯有穩伊的水果系列三款:橘子、西洋梨和水蜜桃,
以及我的測試小碟,測試對象是新整理集中的鉻錫紅,效果依然不錯。
第352窯
(茶葉末銅太厚了, 果然會裂 !!! )
第350窯 又嘉的作品
之前帶Hope參觀多磨工作室,欣賞礦石,
跟 '一粒' (Elias)買了一個小礦石(東菱玉)當線香插,
當時他們的機器壞了送修還沒回來,就留在他們家等鑽孔。
今天約好製作完成送來我工作室,順便想參觀,
於是看到他們盛情帶來精美包裝的產品,立馬留下開箱照。
同時也問他們是否考慮一些陶瓷瑕疵品可以修改成飾品的原料?
於是留下這張兩人各自手持一件喜歡的有裂痕的盤子合照,
謝謝他們給予這兩件燒裂作品未來有新生命,期待~ 期待~
2024-7-13 周六
昨天多磨工作室送來包裝精緻的小礦石線香插,
今天就來試點學生從日本帶回來的墨香小線香,
用了有沾黏的陶盤當底盤,立時滿室馨香 ~ ~
香插和底盤好搭,感覺夏日裡的微型清涼山水
這一窯有穩伊的第六隻大眼怪和我重新測試鉻錫紅的小碟子,
以及第339窯的唐三彩大碗複燒,不過為了防流釉沾黏,
我在底下墊了個盤子,另外在盤面上灑氧化鋁粉,
不知道是否氧化鋁粉發揮了吸熱作用,這次居然沒流釉到下面,
碗內因添加了一圈透明釉,呈現不同效果,
但碗外有些地方燒出疙瘩,顯示這次複燒對於挽救之前的瑕疵沒有什麼幫助。
第346窯
這一窯有珮妤的花器
和穩伊的大眼怪5隻,
以及我的鉻錫紅釉小碟子複燒。
第345窯
這一窯是珮妤的作品 :
第344窯
又嘉的花插上金光釉,在這一窯中表現傑出!
兩個釉下彩繪小花瓶色彩也很美麗。
雪芬給我的瓷杯杯蓋,上翡翠綠,居然流釉,幸好底下有墊底座,
而且可能因為浸釉太厚,還會縮釉,
看來我真不習慣瓷坯呢!
民藝埕講座──王美雲:陶瓷之路漫談
昨天下午去民藝埕聽王美雲的講座:陶瓷之路漫談,
聽取前輩做陶的一生心得,
感覺她的用釉喜好較偏日本的傳統,似乎是屬於灰釉系統,
恰好接下來陶博館也要展出灰釉的特展,
或許可參照來看。
沒想到參與講座的人還蠻多的,結束後大家加入一個Line群組,
老師和同學提供了不少參考資料,很棒的資訊。
發了訊息告知出國旅遊的雯君,
等她回國或許可相約一起去基隆拜訪王美雲老師。
第341窯
在這一窯中,除了穩伊的二個高的小草精靈外,測試了雪芬給的杯子上翡翠釉,
結果瓷土胚比較細,顏色較淺,相較於白陶土胚,我更喜歡後者的深綠,
可能是陶土雜質較多的關係吧?
最後一張照片是今天的杯子和之前燒的白陶土底胚的綠釉效果對比!
第340窯
這一窯都是又嘉的作品
金光釉和茶葉末銅的效果都不錯,
花器不上釉,所以沒有什麼技術討論之處。
第339窯
這一窯燒的兩件作品都是自己的,
一個是荷葉邊小碟子,裡面上了翡翠綠,盤邊一條線留白,效果不錯,
看來翡翠綠(和鉻錫紅這兩支釉)是穩定多了。
一個大碗測試唐三彩,結果茶葉末銅上得太多,裡面碗底都起泡了,
外面反而還好,以後一定要提醒自己,茶葉末大概只能上在邊緣了。
這個碗也在考慮要不要複燒?
我是覺得,即便補救似乎碗內底部也是會受到影響,不怎麼好看
再想想囉!
大碗上釉後未燒前的樣貌 :
第338窯
第337窯
這一窯包含穩伊新做的兩個貝殼,以及我測試金光釉Q-3的小碟子。
金光釉Q-3很有趣,老師說是有虹膜,
但我看到盤面上有很多變化,像孔雀尾巴上的鳳眼,不知道是不是氣泡所致?
也有金色和皺褶,看來不需要用鉻製造皺褶,只要Q-3夠厚就可以了 哈哈
金光釉只剩會出現鏡面的釩還沒試,再等等~ ~
第335窯
這一窯除了有新學生哲文的作品<白雲>之外,
測試了孔雀藍釉4F7的修訂版4,和新學習的金光釉B-14,
結果很有趣,
哲文的<白雲>內部是透明釉,外部是2K47(+高嶺土和滑石各10g的版本)
效果挺好,和他原先設計的天藍底座也很搭,
底座倒過來還可以當杯子使用
哲文頗有美感天份的,
金光釉在薄處有成功顯現金光,厚處似乎成了錳結晶。
另外,孔雀藍釉4F7修訂版4效果不理想,決定退回修訂版3是比較滿意的版本。
最後兩張分別是金光釉和孔雀藍釉在施釉後尚未進窯燒製前的模樣,可以看到相比起孔雀藍釉,金光釉烏罵罵的樣子 XD
(由左至右) 孔雀藍釉4F7和修訂版1~4
第331窯
學生的作品 : by 哲文
鉻錫紅釉加水稀釋後燒出的釉色 :
第330窯
進窯前 :
第329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