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徐冰回顧展的同一天,也看了這個由劉永仁策畫的超寫實繪畫展,心情蠻複雜的,
它為我重新開啟了和當代藝術開始發生關聯的記憶庫門。
展出畫家有不少都是耳熟能詳的名字,
但一一看去,竟然有好幾位年事已高,或是逐漸凋零了。
印象最深刻是司徒強和卓有瑞,
當年他們夫婦在三原色畫廊的展覽,是我第一次鼓起勇氣,獨自跨進畫廊的門,想要一探藝術的究竟,
一方面擔心著自己對這個領域的無知,一方面又忍不住講真話地告訴很熱情招呼的司徒強說,
我比較喜歡他太太的畫。他倒是不以為忤。
我還記得,卓有瑞畫的香蕉,那斑爛的皮相,和她畫的光影斑駁的牆,都很打動我。
多年之後卻驚傳他們離婚,而且是卓有瑞拿出離婚協議書,司徒強不明究理就簽了,
從此各走各的路。
司徒強已經在2011年撒手人寰,
卓有瑞在這次展出的作品中,大多都是像攝影一樣的畫作,卻在畫面上佈有一些如水漬般的斑痕,
恍如經過歲月痕跡,或是受到水漬(還是淚珠?)浸潤之後的毀損照片,
帶有一種令人難過的時間氣息 那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呢?
夏陽的畫讓我想起他後來的毛毛人系列,這次並未展出
看到展場燈光打在韓湘寧的畫上,所造成的光暈,突然很想讓自己的影子和畫面呼應,於是也拍了兩張淡淡的影子出現在畫面左右的紀錄。
年輕一輩中,顧何忠的畫面傳達出一股靜謐的力量,讓人可以看到畫面而安靜下來,有很強的精神性,
我喜歡他的作品,拍了不少張,
其中第一張畫面中,物件構圖的內容暗地裡形成一種緊張關係,在寧靜中存在著一股生存的張力
桌邊的魚也是
另一個較年輕的畫家周珠旺,我也喜歡他的作品,不過這次並未拍下。
郭淳是另一個意外的名字,
很久以前就聽說了他,那時他固定幫一個雜誌畫封面,錢不多,但他畫得很認真,
一樣像創作似地以油畫完成,而且尺寸也不小。
被選入展中的作品,是他最有名的《佔領美術館》系列,
但除此之外,沒有了。
他那麼年輕就離開人世,是什麼因素造成的?
我跟他沒見過面,不得而知。
另外,會放上黃銘昌的作品,是因為那鏡中白色窗帘已經飄出鏡框之外,
這已不只是超寫實,簡直是超現實了~
(韓湘寧作品)
(顧何忠作品)
(黃銘昌作品)
(卓有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