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天氣難得陽光和煦,是冬日裡外出的好時光
和家人再訪虎豹潭,這次走另外一條步道,往壽山宮的路線。
步道已經整理得相當好,溪邊風景清幽,真的很美。
還看到一隻黑白羽色的番鴨,獨自在大石上曬太陽?
公路上的梅花、櫻花已經開始綻放,有白有紅,煞是好看!
冬日裡的陽光色溫相當美,有溫和的層次。
昨天天氣難得陽光和煦,是冬日裡外出的好時光
和家人再訪虎豹潭,這次走另外一條步道,往壽山宮的路線。
步道已經整理得相當好,溪邊風景清幽,真的很美。
還看到一隻黑白羽色的番鴨,獨自在大石上曬太陽?
公路上的梅花、櫻花已經開始綻放,有白有紅,煞是好看!
冬日裡的陽光色溫相當美,有溫和的層次。
元旦連假四天。為了避開人潮,家人選了第二天去宜蘭。
沿著北宜一路走,風景清幽,過了縣界從九彎十八拐往下降時,看見蘭陽平原在眼前展開,水田映著天色,漂亮極了!
先到礁溪,看見成群蒼鷺和翠鳥、許多鷗科和鷸鴴科水鳥,還有鴨子。
在金車蘭花園吃過午餐,繼續往蘇澳去無尾港濕地看鳥。
那裡的社區還排了志工做賞鳥解說,他們有接受林務局的輔助。
看來林務局在濕地保育這一塊做得還不錯!(我想到成龍濕地~)
抵達無尾港的時候,頭上依然有一大團烏雲,天空是陰陰的,
但就在海上的另一端,冬日陽光細細的灑將下來,讓龜山島像是披了一層金紗,
看起來就好像海上浮起了一頭亮閃閃的金色大鯨魚,漂亮極了!
可惜相機倍數不夠,只能遠遠地捕捉那稍縱即逝的光線餘蘊
天光已暗,用數位放大加上光源不足的效果,竟然很像印象派的點描畫哩!
晚上去羅東夜市人擠人,光是進停車場就等了差不多一小時。
回程路上塞塞塞,一小時只走一公里
後來我們放棄走雪隧,改走北宜,已過午夜,
凌晨2:30回到家,算是幸運的了,
等雪隧的話,可能要等到天亮才到家吧?
大家都累癱了~
桃園的風車、藻礁、紅樹林和夕陽
這是水筆仔:
很難得,居然在台灣還有這樣清幽的美地,讓我想起2009年在英國小鎮Totnes時置身的優美環境
所不同的是,在Totnes親近這樣的大自然絕非難事,就好像陶淵明的詩中說的:
結蘆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但在台灣,要找到這樣的地方,就非得深入山林,不受人煙浸染之處不可~
昨天端午節小弟提議去虎豹潭看看,我們都沒去過,
車開了好久,往山裡去,一路沒人也沒車,
真好,不必跟大家擠。
遊客很少,自然環境保持得相當好,開心!
回程時經過平溪、菁桐一帶,放天燈的遊客絡繹不絕,山上處處掛著墜落後的天燈殘骸,
平溪老街塞滿了遊客,烤香腸的店家前大排長龍……
觀光進襲之後,純樸的生活就變了樣
好可怕呀~
得知我們在布袋,經堯熱情地邀約,型男主廚親自火烤烏魚子以饗饕客
負責烤虱目魚的佑如,正在為食材加味
烤虱目魚
包心菜燒吳郭魚
彩綢三姊提供的現成好料
由於我們都忙著拍照,彩綢成為面對這桌大餐的唯一魔豆~
正在洲南鹽場為鹽的品質把關的多元媽媽們,辛苦地一粒一粒人工過濾鹽中沙粒、雜質……
5月4日搭高鐵從台北到嘉義太保站,
為了趕路也因為此區交通接駁非常不便,決定和佑如搭計程車直接抵達成龍村,想看2014的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
拉拉把魚寮打包成禮物,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最好奇的是阿金的作品,得以在現場向他本人提問,
另外一件藝術家把當地居民的菜園組合在現場裝置中的作品也頗吸引我們~~
魚塭中突然冒出一件彷彿插花的作品
成龍村居民自種的菜園,和藝術家的創作併置,為作品增添了不少生機活潑的氣息
因為時間不多,必須趕往下一個目的地,
我們將沈重的背包寄在郭子家,
回程時間太趕,又不清楚客運站牌位置
正在一家團聚吃飯的郭子姑丈立刻放下碗筷,義氣地將我們載往站牌地點,
才謝過他後,又一輛小轎車突然在我們面前停下,問我們要去哪裡
原來是蛤寶屋的麗玲爸和麗玲媽,正要往北港去,就把我們接上車,順路載去北港,
太驚喜了!
果然如妙妙所言,小天使一個接著一個出現,真令人不敢置信
告別麗玲爸、麗玲媽,我們在北港逛了一下,買了厚德堂的糕點
搭上北港往西螺的小巴,一路睡過去
晚上在藝術兵營演出的《濁水溪歌舞劇》真是太精采了!
先前和淑惠一行人訪二崙稻草先生家時就聽他說起排練的趣事,更是期待無比
參與報名的人既是觀眾,也是演員,
事前對劇情一片空白的演員,
僅靠一天的彩排,
就完成了這齣人人有一角的戶外歌舞劇表演,
我和佑如到的晚,也分別領了燈光組(星光)和音效組(青蛙)的角色,揮動手電筒和敲出青蛙叫聲~
飾演濁水溪的憶蘅演得真好,我最喜歡她最後拖著長長的灰色布幔緩緩走向兵營出口的那一幕………
當然稻草先生的表演是渾然天成,充滿喜感~
在這裡還見到許多久未謀面的朋友,非常開心!
夜宿朝倉家,第二天早上再到兵營協助整理善後
歌舞劇過後的兵營晨光,自有一番寧謐清淨的氣息
中午和小朱、朝倉告別,搭12點的員林客運到嘉義,幸好不是假日,人不多,得以讓我們的行李有空位可放
再從終點站嘉義火車站旁搭2點的嘉義客運往布袋,
中途在栗子崙的龍崗派出所下車,和東石的淑芳約好做個訪談
相談甚歡,不知不覺就過了下班時間,淑芳載我們去一家叫「老饕」的餐廳吃飯,
原來目前正是蚵仔正肥的季節,蚵仔酥好吃極了!
飯後淑芳把我們送到洲南鹽場才回,真是感謝她,又一位我們路途中的小天使!
晚上在洲南的夜色和高蹺鴴此起彼落的環繞音效中,喝茶配點心,聊得相當開心
回到借宿的房間,多元媽媽們貼心的準備,軟墊和薄被都充滿著溫暖的陽光氣味,很令人感到舒適和安心~
第二天雨愈下愈大,我們午後回到房間,決定不再出門淋雨,直到晚上
原本要向經堯買魚來煮,他在電話裡竟然說,就來我家煮,來我家吃吧!
於是等彩綢從大埔結束鳥調拍攝,下山來載我們去經堯的魚塭,
彩綢又把秀冠也找來,我們邊吃邊聊,還學到一些經堯的水產烹調祕訣
7日是預定回家的日子,但是和彩綢前一晚才見到面,
於是約好一起吃個早餐吧,
不過由於佑如想買鵬程的江山米,恰好他本人也來了,
於是我們又在洲南辦公室聊上了,
最後炅樵把我們送過去,
原先約的早餐會變成了午餐會。
餐後彩綢帶我們進濕地公園,
佑如雖然參加過黑琵一百,但對完成後的濕地公園還沒看過
雨中,彩綢帶的單筒望遠鏡讓我們看到水中小島上,小燕鷗密密麻麻地蹲坐著正在孵卵,
密度比之前在鰲鼓濕地看到的高蹺鴴還要高,好像坐月子中心喔
彩綢把我們送到了高鐵站,
很幸運地,立刻買到了票,返回台北,結束這一趟行程緊湊的雲嘉之旅,
真是感謝一路上所有的小天使們!
補圖:烏來信賢步道和大羅蘭溪
這是南勢溪,信賢步道沿著南勢溪谷而行
刺茄
走出信賢步道,繼續向裡走,是南勢溪支流大羅蘭溪
渴望著大自然,昨天跟著小弟和老媽去北海岸看老梅的綠石槽,
看著浪花拍打在長滿綠藻的礁岩上,非常舒爽,很療癒。
之後前往附近的法鼓山,到生命園區看看老爸的最後棲所,
那一大片青綠草地,現在長了幾叢翠竹,
很安靜,只有鳥叫聲,
我們坐在石凳上休息,想念~
3月14日南下布袋,進行環太平洋區域社區設計網絡布袋濕地復育工作坊的參與觀察。
工作坊有多篇論文發表,很有收獲。
第一天下午抵達布袋,彩綢就帶我去看十區的大紅鸛和五區的黑琵。
真幸運哪!不知道是不是迷途的一對大紅鸛還沒走,
黑琵雖然移動了棲息位置,數量仍然不少,數數也有一百多隻。
第三天下午,彩綢帶著阿潔,我們進入濕地公園。那裡已成為我們的共同記憶。
很久沒下雨了,鹽田一帶處處可見白色結晶,遠望令我想起西澳的鹽湖景觀。
濕地公園裡的水位下降,池底已經裸露,出現許多螺貝類的屍體或暫時休眠的狀態。
誰說鹽田裡什麼都沒有?習慣了都市垂直景觀的眼睛,需要將身體放低,
像孩子一樣地蹲下來,
以水平視角,親近土地的姿勢,才看得到大自然裡豐富的生物和元素。
東方環頸鴴已經開始築巢。有的巢位在碎石路中間,有的靠近路邊。
走路的時候,需要小心仔細地看地面,不要踩破了它們的巢和蛋。
有水的地方,水面仍浮著綠藻,一旁則長出鹽定,久未雨而變紅了,
淺淺的水色、青翠的草色和淡淡土色與幾顆卵石、兩三枯枝,煞是好看!
走回原路,發現一個巢位中的鳥蛋被吃了,只剩下蛋殼,
不知道是什麼動物吃的?
沒有看見狗,難道是老鼠或蛇嗎?是個謎。
鰲鼓濕地
這趟南北行,鰲鼓也去了兩次,
第一次匆匆路過,第二次有時間慢慢欣賞,鳥況最盛,是公認的第一名。
雖然風有點冷,鸕鴜似乎很喜歡這樣的天氣,不停地在水面上演出飛行秀。
鳥兒之外,這裡的景永遠是那麼迷人…
永安濕地和茄萣濕地不遠,都是高雄鳥會在管理。
永安濕地我們主要看到一大群的高蹺鴴,但因為園區未開放,無法進入
附近水塘有一些小鸊鷉
這家肉包很有名,我們想說回程再多買一些,哇!沒有了~
茄萣濕地走了兩次,第一次黃昏時到,只看了大群白鷺鷥和埃及聖鹮回棲息的小島,樹上掛滿白點。沒見著黑琵。
第二次早點到,我們往濕地公園方向去,果然鳥況甚佳,連黑琵都躲在遠處休息,
只有一隻混到前面的琵嘴鴨群中,上演覓食秀,可愛爆表!
旁邊的水塘裡住著白冠雞
我的小相機照不到特寫,紀錄一下地景,權充日記。
澄清湖是小時候的大貝湖,
春節期間家人不知道該去哪裡玩,我就提議去澄清湖走走吧,想看看小時候的澄清湖現在是什麼樣子
但是去了之後,小時候的記憶已經幾乎完全不見了
人很多,鳥沒幾隻,大家的玩法都差不多,就是走路、聊天、吃東西,還有人開車進去,汙染空氣
好不容易看到一對綠頭鴨,不怕人,弟弟認為是放養的
澄清湖作為自來水廠的蓄水池用,水很深,鳥不來也是正常
準備要回家了,看到旁邊的鳥松濕地,非常高興,
弟弟說,這應該是以前的小貝湖,大貝湖和小貝湖原來是天然水塘,小貝湖後來乾涸了,現在被高雄鳥會改成濕地,
裡面似乎有好幾家族的紅冠水雞,我還看到一隻水雉!
我們還看到一隻翠鳥,停在樹上很久,顯然吃太飽,在消化
一隻綠頭鴨似乎很孤單,跟著兩隻大白鴨游來游去,寸步不離,
三鴨行比較不寂寞……
這趟南下我們總共看了四個濕地,其中除了鰲鼓之外,其餘3個包括鳥松濕地、茄萣濕地和永安濕地都是高雄鳥會負責的,
高雄鳥會似乎做了不少事!真要為他們拍拍手,讚賞一番。
(2014-4-8繼續補圖)
簡單記一下這幾日行程
1月5日星期日,彩綢邀我們一起參觀拯救水生植物的陳德鴻老師在萬里的工作站。
出發前,先參觀了外雙溪公園的生態池,是個很讚的與社區、士林社大共同經營的範例,
很美的生態池!
陳德鴻老師在為大家解說濕地生態
水社柳
那裡是五指山系,生態池連著後面自然復育的樹林直到山邊,
成為一條生態廊道,可以讓小動物不受干擾地穿過,
池裡有蛙卵孵育的蝌蚪正游來游去,
池邊種著從其它地方搶救回來復育成功的水社柳等水生植物
萬里工作站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一群荒野的夥伴協助濕地的維護
我們出了一點小力,拔草整理環境,同時認識許多水生植物和濕地環境
也看到許多蛙的卵泡,
山邊有食蟲植物毛氈苔
穗花棋盤腳是很好的護坡植物
晚上夜觀,台北樹蛙、長腳赤蛙…紛紛現身,山壁凹洞裡還有螃蟹築巢…
真是有趣極了
本來第二天是富陽生態公園行程,
晚上回到家,接到弟妹電話,要求帶姪兒去掛急診
結果在急診室待到凌晨3點,實在撐不住了,先回來睡個小覺,清晨7:20接到電話,又趕回去接他送回學校,
回來繼續補眠,無力參加富陽的行程了。
昨天是馨敏開車帶路,我們造訪了烏來信賢步道、大羅蘭溪,
風景真美,而且很安靜,是個好地方,值得再訪。